过滤棉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过滤棉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浪潮之巅揭露科技行业兴衰背后的规律和本质

发布时间:2020-07-21 10:40:29 阅读: 来源:过滤棉厂家

文/牛逸夫

最近有幸拜读原腾讯副总裁(负责搜索业务)、前谷歌科学家吴军先生的著作《浪潮之巅》,感受颇多故撰写一篇paper抒发己见,也想把这本好书推荐给各位虎嗅读者们,共同探讨交流心得感受。

小标题援引吴晓波先生经济学著作《跌宕100年》、《激荡30年》、《沸腾15年》;

(一)全书概括:机遇、时势、浪潮——跌宕100年

这是一本荡气回肠的IT工业史,其中参杂了个人的沉浮、公司的兴衰、行业的趋势、自然的规律。

它详细阐述了近一个世纪内,科技大潮下诞生的世界级公司的兴衰沉浮、清晰的梳理了近100年科技行业的发展脉络,精准的分析出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。吴军先生通过对各大公司从技术轨迹到经营理念的剖析,向读者展现的科技产业更迭和大公司成长规律的壮丽历史景观。

近一百多年来,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、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。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,即使不做任何事,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。在这十几年间,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,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。

例如AT&T公司、IBM公司、苹果(Apple)公司 、英特尔(Intel) 公司、微软(Microsoft) 公司、思科(Cisco)公司、雅虎(Yahoo)公司、惠普(HP)、摩托罗拉(Motorola)公司和谷歌(Google)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。

虽然,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,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,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。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,统治着自己所在的产业。

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,有着它必然的规律。和世界所有事物的规律一样,科技行业的规律性也是可以认识的。这不仅是一段人类科技计算机革命史,更是科技规律史。

吴军先生著此书的目的,不仅是为了展现科技行业的历史,更是为了揭露科技行业兴衰沉浮背后的规律和本质,激励当代年轻人在移动互联大潮下能够看清趋势,赶上浪潮。如此,便不枉此生。

(二)科技行业兴衰沉浮背后的本质和规律——激荡30年

①:科技的发展不是均衡的,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

纵观IT工业史的辉煌壮阔的50年内,可以看到5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,60年代的半导体革命,80年代的移动电话革命,90年代的PC革命,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后的互联网革命,以及现在正在腾飞的移动互联网革命。 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不是均衡发展,而是集中在一个时间点,先韬光养晦,然后似浪潮一样迅速爆发,最终在几家公司的推动下达到颠峰,这样的浪潮对现有的产业不是补充发展,而是颠覆。

例如移动电话对有线电话业务的颠覆、倒下的巨人如AT&T、朗讯,例如微软对PC行业的颠覆,倒下的有IBM的系统业务、再例如当下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,倒下的如微软、Dell、hp。这些在原先浪潮推动下成立的世界级大公司,人员储备丰富,现金储备富可敌国,但如果它没有看清方向,赶上浪潮,不管它曾经多么的强大,一定会被打败会被颠覆,这就是浪潮与革命的力量。

AT&T、朗讯、DELL、Netscape、莲花、阿尔卡特、微软。一个个鲜活的例子,曾经的富可敌国,今日的江河日下。历史,总是令人唏嘘不已。

②:商业模式的颠覆

在科技行业,存在一个“70、20、10”定律,就是说一个行业内,会存在这种现象:即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70%,就已经接近顶峰不会再有新的增长,那么这个市场一定会存在一个“老二”,它占据20%的市场份额,制衡着市场份额第一的“老大“,剩下10%的市场份额由若干公司瓜分”。这个定律是科技行业的市场定律,典型的例子如intel和AMD、360和金山、微软和apple、思科和华为等等。

那么在这种规律下,如果不出现新的浪潮或者新的商业模式,整个市场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动,出现的会是一种互相制衡又互相受益的局面。

可当新的浪潮还没有产生时,一家初创企业要想打败原有的王者,就需要依靠商业模式上的领先。

在互联网行业,即使你的产品做的比对手好1倍多,用户也不会去用你的产品,因为在用户心中存在一种使用习惯和“够用了”心理,那么此时你再怎么优化你的用户体验都是对整个市场没有大的影响,可一旦你的商业模式完全优于你的竞争对手,那么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都是被颠覆被打败的命运。

比如当年如日中天的Netscape,盖茨一开始对浏览器不重视而导致了网景的崛起,在网景成气候之后盖茨感到了压力,便迅速召集全微软的最优秀工程师,放下手里的一切活来做IE。 其实IE与Netscape浏览器差别并不大,但微软将IE与windows捆绑,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,这与Netscape浏览器的收费商业模式不同,通过捆绑和免费,IE迅速蚕食着网景的市场份额,最终虽然微软迟到了巨额的垄断罚款,但它已经使用IE彻底打败了网景,霸占了浏览器的天下。这就是商业模式取胜的典型案例,也是科技行业的一大规律。

相同的案例还有360的免费杀毒等,这些在商业模式上的领先对原有既得利益团体都是颠覆性的打击。

③:企业基因决定论

一家企业的基因会在成立的一年内而决定。除非企业的CEO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成功的转型,否则这种基因往往会伴随一个企业终身。这种基因可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,表现在企业的产品、决策、战略、方向、业务、管理、员工上。

举个典型例子,腾讯10年花大价钱从谷歌挖来吴军等精通搜索的科学家,负责腾讯自有搜索引擎搜搜,腾讯为此花了近40亿元,包括技术人员工资、服务器贷款费用、流量费用、合作伙伴流量入口导向等。典型的大公司投入大资源,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,可结果呢,2年的时间内搜搜并未打败百度也并未改变行业格局,腾讯还为此烧了近40亿元人民币。

前段时间有分析文章指出,是因为搜搜花了近2年时间来做底层架构,这种架构在技术上的确超越百度,但周期久时间长调试难度高沟通成本高,最终导致了搜搜部门入不敷出,烧钱买来的流量没有自己变现流量的现金多,最终在公司体制改革下被拆分重组等。

可这篇文章的作者只看到了表面现象,这些并非根本原因,根本在于:

但腾讯本身就不是一家搜索公司,它的企业基因内就决定了这家公司做搜索不具备潜质,如果一家非搜索公司做搜索,不仅他本事的基因不允许,且在这样一个百度天下的市场格局下,用户对产品的感知是不敏感的,后来者要想超越前者就需要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、用更加优势的商业模式去打败对手。可搜索行业是一个积累性的技术业务,不是一个好的idea就能产生颠覆的。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腾讯的基因不对。

这里的基因,可以理解为一家公司的文化,一种从上到管理层,中到VP、leader、下到基层员工的惯性思维。这种惯性会导致在大潮来临时看不清真实的方向,从而错过大潮,最终不得不被颠覆、倒闭、破产。典型的例子还有通用等。

但企业一旦迎来具有把握浪潮的管理者,它就能成功转型迈向新的浪潮。

例如GE、IBM、3M等公司,他们的管理者不是短视的利益者,而是长远发展的管理天才,他们不断剥离公司利润低,运营成本高,且没有前途的项目(剥离、拆分、变卖),不断发展有前景的新业务,不断改变着企业的基因,最终这三家公司(GE、IBM、3M)得以在百年的技术浪潮下一直辉煌到今天。

这是我想说的企业基因决定论。

④:投资银行、华尔街、VC——吹鼓手与打压者的双重身份

这段主要是为了揭露投资银行,投资机构的本质,他们永远是贪婪的资本家。

是什么能够让这么多科技公司从一无所有做到富可敌国。初始资金当然必不可少,科技界就存在着这样的风投机构、个人、公司、银行。这一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,高付出意味着高回报,同时也是高风险。著名的投资银行如高盛、摩根士丹利、雷曼(已经破产),著名的投资机构有黑石,红杉资本、KPCB、VC则更多不可数。他们在科技行业的本质和规律中扮演幕后的helper和breaker,他们有着双重身份。拿投资银行为例,他们会不断对一家上市公司做预期,一旦达不到预期他就会打压你,迫使你被拆分被并购股价暴跌,如果你达到并超过他就会吹鼓你的股价帮你炒作。这会让一家公司变得短视,为了达到华尔街的预期而做出一些短视的举动。

三:浪潮之巅:赶上浪潮,看清方向,便不枉此生——沸腾15年

而对于一个人来讲,最幸运的莫过于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,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到自己的使命;

也许一次浪潮还不足以让一家公司长久不衰,但一个人一辈子内遇到一次浪潮却已经足够幸运;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在迈向巅峰,中国极有可能诞生一家或多家世界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,机遇、时势、浪潮都来了。

赶上浪潮,看清方向,便不枉此生。

linux

Kotlin入门

大数据挖掘入门